5月6日下午三點,應法政學院邀請,許昌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劉必賢在A合九教室作了一場以“走近法律援助,構建和諧社會”為主題的法律講座。講座由法政學院副院長唐戰立主持,法政學院09、10級法學專業學生認真聆聽了講座。

講座中,劉必賢主任從法律援助的概念、形成和發展的曆史、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法律援助的方式、法律援助的網絡建設和社會作用等六個方面進行講解。他說,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人員,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自1994年,我國建立了法律援助制度之後,我國的法律援助制度發展迅速,無論是在機構建設、從業人員規模,還是在經費保障、辦案質量和數量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1998年,許昌市法律援助中心成立,法律援助事業如雨後春筍茁壯成長,在廣度與深度上有了新的拓展與突破,開拓了我市法制建設的一個新領域。他說,申請法律援助的公民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即申請人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需要法律幫助和确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他說,法律援助的方式也是多樣的,打官司(法律術語即訴訟)隻是人們熟知的一種方式,還有調解、仲裁和提供法律咨詢等。

講到法律援助的網絡建設和社會作用時,劉主任結合自己親身經曆的的經典案例進行了全面、深入的闡釋,這些極具代表性案例進一步加深了同學們對法律援助的理解。他指出,法律援助是一項扶助貧弱,保障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社會公益事業,也是實踐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手段,在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構建和諧社會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市近些年法律援助工作所取得的成績來得到省市政府的認可,受到廣大人民群衆的支持和擁護。最後,他希望同學們夯實法學基礎,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積極參加一些關于法律援助方面的活動,增加對社會的了解和認識,為自己将來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講座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劉必賢主任講座内容詳實具體,生動易懂,令聽講的同學受益匪淺。通過此次講座,不僅開闊了我院廣大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了專業知識,而且為我院營造濃厚學風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